第 73 章

随梦小说 www.suimengxiaoshuo.com,最快更新年代文家庭食物链顶端[空间] !

    农村人很少夸孩子,娘当着员工和邻居们的面这样夸他,孟二勇脸更红了。

    他从小就不如孟华聪明,成绩不好,早早就辍学了,回家种地又不如孟大国稳重能干,村里人夸孟家男人,夸的都是他哥和他弟。

    作为万年老二,孟二勇早就习惯被当成空气。

    此刻成了主角,他才觉得认真完成工作,让人如此有满足感。

    “娘,这几个机器花了六千多,是不是贵了点毕竟都是淘汰的旧机器。”

    孟二勇觉得贵,这堆废铜烂铁哪里值这么多钱要不是市面上很难买到,他肯定会让他娘去买新机器。

    贵是贵了点,可这年头买台电风扇都要费很多事,更别提买机器了。

    青山食品厂的机器价格不便宜,可人家一口气把旧机器都给他们了,也就是说,甄臻有了这批机器,就能生产青山食品厂经营范围内的所有食品。

    这还有什么可不满的

    没了这批机器,甄臻真不知道去哪找。

    这年头国营工厂喜欢去岛国买人家淘汰的机器,说要搞自动化,可岛国给的机器就是好的花了几十万上百万买回来,用都不能用,钱打水漂,技术也没学到,这代价可就太大了。

    甭管买没买亏,甄臻都不后悔。

    孟二勇听他娘这么一说,也就不去纠结钱的事。

    上车饺子下车面,孟二勇出差回来,焦蕙兰特地提前关店,回家擀面条吃。

    如今家里条件好了,吃面条不再吃什么浇头都没有的素面了,焦蕙兰煮了红烧牛肉,放了青菜和鸡蛋,尝一口,面条筋道有嚼劲,让人食指大动。

    知道婆婆不太喜欢吃面条,焦蕙兰又做了红糖饼,红烧鱼、水煮虾和肉末蒸蛋。

    孟二勇看到这菜色,口水都下来了,青山食品厂离这里也就半天火车车程,按理说两地饭菜应该差别不大,可那边重油重辣却爱加糖。

    新姚县做菜是不吃糖的,孟二勇到那边咋吃都不习惯,经常饿肚子,回家看到焦蕙兰做的菜,饿得跟什么似的,端起一碗面条就呼噜完了。

    孟南盯着孟二勇。

    孟二勇摸着嘴角,“怎么了,大丫二叔脸上有东西”

    三娃“我姐这是嫌弃你。”

    “嫌弃我什么”

    “嫌弃你吃饭声音大,像老母猪。”

    一屋子的娃娃哈哈大笑,孟二勇叫亲儿子闹个没脸,翻了个白眼说

    “你懂什么,这样吃饭有男人味,哪像你,吃饭跟个猫似的,嘴巴闭得紧紧的,一点声音没有。这样吃饭一点都不香。”

    三娃撇嘴,动作秀气地夹面条。

    “你吃的是红烧牛肉面,我吃的也是红烧牛肉面,面都一样,怎么可能因为动作不一样,就不香呢老母猪吃饭香,你去猪圈吃得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亲儿子。

    孟二勇抡起鞋底要揍,孟南忍着笑,给三娃使了个眼色

    ,三娃立刻乖乖坐正,再也不跟他爸斗嘴了。

    孟二勇觉得稀奇,他生的种,不听他也不听陶爱红的话,就听他娘和孟南的话,这侄女把他儿子管的服服帖帖,你说有意思没意思

    甄臻也觉得好笑,三娃跟孟南关系特别好,简直是孟南肚子里的蛔虫,这几个孩子一起长大,彼此间跟亲姐弟没啥区别,希望长大后关系也能这么好。

    吃完饭,孟二勇就被陶爱红拉进屋里了,夫妻俩好久没同房,都有点着急,可惜天还没黑,外头都是人,怕孩子来敲门,也不敢闹出太大动静。

    蹭了几下,解解渴,陶爱红就跟孟二勇抱怨起来

    “你都不知道布料店生意有多好,我一点不夸张,一到下午,就有好几十人排队。这一天下来,我撕布撕的手都要残废了,赚的钱都进了娘的口袋,我连摸都摸不到。”

    谁能想到,小小的布料店一天能卖一两千

    也不知道这布是多少钱进来的,但陶爱红估摸着,一天上千元的利润是有的。

    钱是她赚的,可这钱又跟她没关系,陶爱红怎么可能不难受

    孟二勇拖着鞋,说“房子是我娘租的,本钱是我娘拿的,说到底,家里的前跟你我有啥关系要不是我娘,你还在乡下种地呢。她那边要投资建食品厂,需要本钱,你体谅着点,反正过年时会给咱们分红的。”

    陶爱红愣了愣,总觉得孟二勇去了两个月,变化挺大的,可具体哪里有变化,她也说不上来。

    食品厂的手续办好了,申请的商标也下来了,甄臻采用了“真心”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“真心瓜子娘,您别说,这名字好记又响亮。”孟大国笑笑。

    厂房叫孟大柱兄弟俩简单装修过,刷了墙漆,补了屋顶,还在墙壁上挂了一些食品厂的章程和标语,食品厂的入口处专门设了一个小房间,用来给员工换衣服。

    进入食品厂需要穿白色罩衣,戴白色帽子和口罩,手臂上也得戴套袖,任何操作都要规范。

    员工已经培训好了,封口机这边有两个人操作,一个负责称重装袋,一个负责封口,俩人搭配干活,效率要高一些。

    这俩员工不会说话,交流起来略麻烦,甄臻都是写在纸上让他们看的。

    不过俩人做事很利索,很快就做了几十包出来。

    袋子上贴着“真心瓜子”的商标,和标签纸,这包装可不比上后世,连袋子都是透明的,压缩的跟大米似的。

    可正规包装的东西看起来就是规范。

    看着员工有条不紊地工作,甄臻觉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,照这个生产速度,再过两个月,就可以叫孟大国和孟二勇兄弟俩出去跑业务了。

    眼下还没有超市,但有供销社和小卖部,供销社偶尔也会对外采购,数量虽然不多,但也可以试试。

    小卖部较为零散,不能一家家去跑,得在各地批发市场,挑选规模较大的商家,让他们做真心瓜子的代理,自己去跑市场。

    不过跑业务不能只跑一个单品,甄臻打算把食品店的明星单品都做一批出来,拿出来让代理商试吃,代理商挑中哪些单品,她就大规模生产哪种。

    好比她看好多味花生和糖霜花生,可这年头好卖的零食都是比较压饿的,这种零嘴未必能卖出好价格来,她又没设备去生产方便面,要是能做出一些可充饥的零食,那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甄臻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。

    可充饥的零食无非就是面食,鸡蛋卷、饼干、桃酥、鸡蛋糕、月饼之类,好婆婆食品店是有核桃酥的,其他的种类都可以试试。

    下面几天,她跟做核桃酥的工人混在一起,想研究一下鸡蛋卷和饼干的做饭。

    还有几个月就要到中秋节了,供销社的月饼一向难买,主要是原材料稀缺,月饼厂的产能不够,总要凭券排队购买。

    每次排了半天队,买到的东西都不够自家人分的,偶尔托人办事,还得把月饼都送出去,自家孩子总是很难吃到。

    甄臻的空间里还有一些原材料,平时赵美兰那边有好东西来,她能用得着的就给囤起来,应付今年的中秋节,应该是够的。

    鸡蛋卷没啥难的,饼干也好做。

    放在后世,就甄臻这个小食品厂,生产出来的东西,既不美观也不算顶级美味,放在内卷严重的零食市场,会被秒的连渣都不剩。

    可这年头人们能吃到的零食种类很少,要求真的不高。

    所谓无敌是多么寂寞,没有对手的年代里,只要能研发出来,那就是行业顶尖。

    更何况甄臻对食品材质和卫生的要求,比国营工厂不知高多少倍。

    她家的东西,哪怕做法再简单,吃起来也比别的地方香。

    这两个月来,甄臻把自己关在工厂里,天天和工人一起试验新品,前头的好婆婆食品店,直接交给孟盼弟和一个小学徒管着,偶尔自己过去检查一下。

    眼看着天热了,甄臻叫孟大国把电风扇扛了出来,清洗了风扇叶,插上电源,给孩子们乘凉。

    又放暑假了,孩子们一窝蜂回来,家里闹腾的很。

    隔壁的宋俏和学校的数学老师,搞了个托班。怕被人家举报,不敢大张旗鼓,只招附近的邻居,和主动找上门的学生家长。

    甄臻把一到四娃都送去,只留了水娃在家扑腾,这孩子会走路了,性格欢脱调皮,难带的很,一家子轮流带,各个都被他闹得精疲力尽。

    四个哥哥姐姐都去读书了,水娃没人玩,甄臻每天晒一桶水,水里放几个玩具,把他放在阴凉地,让他自己玩。

    水娃有了水枪和鸭子,就不去吵大人,甄臻也能安心工作。

    刚把做好的月饼端出来,就听到孟盼弟在前头喊

    “婶子,你看谁回来了”

    甄臻摘下套袖出去一看,那西装革履,戴着金丝边眼镜,人模狗样的男人,看着有几分眼熟。

    呦,她日思夜想的三儿子回来了。

    孟华有几年没回家了,他跟他娘通过信,也跟大哥发过传真,知道家里在县城买了房子,开了食品店,可他以为就是小打小闹的程度,谁曾想这食品店做的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太阳还没落山,食品店门口就排了好几队,一队是买卤肉的,一队是买面点的,一队是买月饼的。

    卤肉和面点还能理解,月饼是怎么回事这才七月份呢,离中秋节还有两个多月,这会子卖什么月饼

    “月饼是刚研发出来的新品,头一天上市,算是让老顾客尝鲜的,价格便宜,还有小包的糕点赠送,所以大家都来排队。”孟盼弟解释。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